出郭

· 黄衷
荣木桥西绿作围,野人白板隐朝晖。 虚舟自动觉潮上,鸣驷不来逢客稀。 纤雨花边双短鬓,融泥堤上小深衣。 宁辞俗态疑多事,要是逃名志未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uō):城墙外的区域。
  • 荣木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
  • 野人:指隐居的人。
  • 白板:指简陋的房屋。
  • 虚舟:空船,比喻无牵无挂。
  • 鸣驷(sì):指四匹马拉的车,这里指车马声。
  • 纤雨:细雨。
  • 深衣:古代士人的常服,这里指衣服。
  • 逃名:逃避名声,指隐居。

翻译

在荣木桥西,绿意环绕,隐居的人住在简陋的房屋中,享受着朝阳的光辉。空船随着潮水自动漂浮,而车马声不再传来,遇到的路人也稀少。细雨中,花边映衬着双鬓斑白,融泥的堤岸上,穿着小深衣。虽然难免俗世之态,怀疑自己多事,但逃避名声的志向并未违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诗中通过对荣木桥西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隐居者简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的“虚舟自动觉潮上”和“鸣驷不来逢客稀”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结尾的“逃名志未违”则是对隐居生活态度的坚定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