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雾淞

· 杨慎
怪得天鸡误晓光,青腰玉女试银妆。 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 月白讵迷三里雾,云黄先兆万家箱。 贫儿饭瓮歌声好,六出何须贺谢庄。
拼音

所属合集

#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雾淞(wù sōng):一种自然现象,指雾气在寒冷天气中凝结在树枝或其他物体上形成的白色冰晶。
  • 天鸡:神话中的神鸟,这里比喻太阳。
  • 青腰玉女:神话中的仙女,这里比喻雾淞。
  • 琼敷:像琼玉一样铺展。
  • 瑞树:指被雾淞覆盖的树。
  • 三里雾:浓雾。
  • 云黄:指黄云,古人认为黄云是丰收的预兆。
  • 万家箱:指家家户户的粮仓。
  • 六出:雪花六角,这里指雪花。
  • 谢庄:人名,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文人或官员。

翻译

奇怪的是天上的鸡儿误了报晓的时光,原来是青腰玉女在试穿银妆。 琼玉般的冰晶均匀地缀满树叶,仿佛精心剪裁,瑞树上开满了冰花,冷冽却不带香气。 月光皎洁,怎能被三里雾所迷惑,黄云的出现预示着家家户户粮仓的丰收。 贫苦人家饭瓮里的歌声也显得欢快,六出雪花飘落,何须去祝贺谢庄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雾淞的美丽景象,通过神话中的天鸡和青腰玉女来比喻雾淞的神秘与美丽。诗中“琼敷缀叶齐如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雾淞覆盖在树叶上的精致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月光与浓雾、黄云与丰收的预兆,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活的希望。结尾以贫儿饭瓮的歌声和六出雪花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