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同北野诸公泛㴘湖三叠纶字韵

· 顾清
寻常纸上说经纶,云汉机丝要手分。 投杼却寻东海钓,驰烟已愧北山文。 短蓑高笠诗添景,醉舞狂吟酒策勋。 落日推蓬见归鹤,一声犹想梦中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 云汉:指银河,这里借指天空。
  • 机丝:织机上的丝。
  • 投杼:(tóu zhù)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
  • 东海钓:指像吕尚(姜子牙)在东海边垂钓一样,等待施展才华的机会。
  • 驰烟:谓疾速奔驰如飞烟。
  • 北山文:南朝孔稚珪所著的《北山移文》,文中对假隐士进行了讽刺。这里用“北山文”表示对自己追名逐利行为的一种反思和自责。
  • :船篷。

翻译

在平常的纸面上谈论着治理国家的大事,那天空中的织机丝线似乎要亲手来分理。 放弃了原先的追求却转而寻找像在东海边垂钓等待机遇的生活,疾速奔驰后已惭愧自己如同北山文中所讽刺的那种人。 穿着短蓑衣戴着高斗笠为诗增添了景致,醉酒起舞疯狂吟诗以此作为酒中的功勋。 落日时分推开船篷看到归来的仙鹤,那一声鸣叫犹如在梦中听闻过一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写诗人曾在纸面上谈论经纶之事,显示出他的抱负和理想。颔联中,“投杼却寻东海钓”表现了诗人对过去追求的反思和改变,“驰烟已愧北山文”则表达了他对自己可能存在的追名逐利行为的自责。颈联通过描写诗人的穿着和行为,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尾联以落日、归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那声鹤鸣更是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丰富,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