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仁少宰挽诗

· 顾清
曾瞻旌旆立江边,过眼棠阴二十年。 黄阁盐梅閒老手,青山松桂富新篇。 人高晚节踰三让,帝有馀恩贲九泉。 拟奠生刍不知处,碧云无际海南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宰:官名,为吏部侍郎的别称。(宰:zǎi)
  • 旌旆(jīng pèi):旗帜。
  • 棠阴:比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 黄阁:汉代丞相听事阁及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故称黄阁。
  • 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也用以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 :同“闲”,娴熟,熟练。
  • 松桂:松树和桂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yú):超过。
  • (bēn):这里指施予,赐予。
  • 生刍(chú):指新割的草,常用于祭奠新逝之人。

翻译

曾经看到旗帜树立在江边,转眼间那些如棠树之荫的惠政已过去二十年。有着丰富经验的您在朝中如贤才般施展才能,在青山间以松桂为喻书写着新的篇章。您的高尚晚节超过了再三推让的程度,皇帝对您的余恩也降临到九泉之下。想要祭奠您却不知在何处,只看到那无边无际的碧云飘荡在海南天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表达了对王师仁的深切悼念和赞美。首联通过回忆曾经看到的江边旌旆,引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王师仁的功绩和影响力。颔联描述了王师仁在朝中的才能和在山水间的文学创作,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高尚品质。颈联强调了他的晚节高尚,以及皇帝对他的恩赐,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尾联则通过描绘碧云无际的海南天边,烘托出一种悠远、苍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王师仁的思念之情以及不知何处祭奠的无奈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