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

· 顾清
宵旰忧勤十五年,鳌山灯火亦初筵。 小臣未识鱼龙戏,中宴先歌蟋蟀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旰(xiāo gàn):指君主勤于政事,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 鳌山:古时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 鱼龙戏:古代一种杂戏表演,装扮鱼龙等形状的彩灯游动舞蹈。
  • 蟋蟀篇:诗经中的《蟋蟀》,这里借指表达时光易逝、应及时行乐的诗歌。

翻译

君王为国家政事忧愁勤勉了十五年,元宵节的鳌山灯火也如同初次的盛宴一般。我这个小臣子还不太懂得那精彩的鱼龙杂戏,宴席中途先唱起了有关时光易逝、应及时行乐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君主的勤政和作者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宵旰忧勤十五年”表现出君主的勤勉,而“鳌山灯火亦初筵”则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后两句中,作者自谦说不懂得鱼龙戏,却先唱起了《蟋蟀篇》,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及时行乐的一种态度。整首诗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描写,也有一定的哲思意味。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