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遗隐

· 顾清
江海收身五十馀,青山不改旧园庐。 人来欲问遗留计,孙子躬耕又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门(lù mén):这里指隐居之地。
  • 遗隐:指留下的隐居事迹或传统。
  • 江海:泛指四方各地,这里可理解为在世事中漂泊。
  • 收身:指辞官归隐。
  • 园庐:田园与庐舍。

翻译

在世事中漂泊多年,五十多岁时决定归隐。那青山依旧,旧时的田园庐舍也未曾改变。有人前来询问归隐后的打算,子孙们亲自耕种田地,同时也勤奋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五十多岁时归隐的情景。诗中通过“江海收身”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青山不改旧园庐”则强调了归隐之地的不变和诗人对过去的眷恋。最后两句描述了子孙们躬耕读书的生活,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