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友兰张先生祠堂落成其子公佩来告将别赋此祠在斜泾之阳超果寺之西南庑即旧之学舍今主僧道俊所作也

· 顾清
萧寺同游五十年,京华一笑两茫然。 流光如此可复几,朋辈到今谁更贤。 旧业斋房闻再整,新祠蘋藻亦粗涓。 临岐不尽追攀意,总在斜湾落照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寺(xiāo sì):佛寺的代称。
  • 苹藻(píng zǎo):泛指祭品。
  • (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
  • (juān):这里指选择。

翻译

在佛寺一同游玩已经五十年,在京城的一次欢笑如今想来两人都感到茫然。时光如这般流逝还能再有多少呢,朋友同伴到现今谁更加贤能呢。旧时的学业斋房听说再次整修,新的祠堂里准备的祭品也粗略地选择好了。在分别的岔路口,无尽的追随之意,总归是在那斜湾的落日余晖边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友人张先生的祠堂落成而作。诗的首联回忆了与友人在佛寺同游的过往,以及在京城的一次欢笑,然而如今回想起来却感到茫然,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进一步感叹时光的匆匆,以及对友人贤能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颈联描述了旧业斋房的整修和新祠祭品的准备,表现出对祠堂落成的重视。尾联则在临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尽追攀之意,这种情感被寄托在斜湾的落照边,意境优美且富有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