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老山人行
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
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
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
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
堪叹出山泉水浊,当年未读北山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
- 自逐:自行追随。
- 鹤怨猿愁:形容山中的寂寞和哀愁。
- 蕙帐:用蕙草编织的帐篷,这里指隐士的居所。
- 周猎:指周朝的猎人。
- 希寻:希望寻找。
- 渭水竿:指在渭水边垂钓,比喻隐居生活。
- 商山相:指商山四皓,比喻隐士。
- 市朝:指市集和朝廷,泛指世俗的喧嚣。
- 七贵门:指权贵之家。
- 貂已敝:貂皮已经破旧,形容生活简朴。
- 谈锋罢战:指停止辩论或争论。
- 绨袍:粗布袍,指简朴的衣着。
- 出山泉水浊:比喻离开隐居之地后,人变得世俗。
- 北山文:指《北山移文》,南朝梁文学家孔稚珪所作,讽刺假隐士。
翻译
山间的云雾自行追随长安的老者,鹤鸣猿啼,空留蕙帐,显得寂寞而哀愁。他曾希望像周朝的猎人那样在渭水边垂钓,但汉朝的朝廷已经厌倦了商山四皓那样的隐士。他耳聋,不觉世俗的喧嚣,日暮时分,愁绪满怀地经过权贵之家。秋色渐寒,他的貂皮已破旧,辩论已停,但他的言辞依旧犀利。近来,年轻人们气势如云,眼中谁能识别这位穿着简朴的老者?可叹他离开山中,泉水变得浑浊,当年他未曾读过《北山移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长安老山人的隐居生活和心境变化。诗中,“烟霞自逐长安杖”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老山人与世隔绝的清幽生活。而“鹤怨猿愁空蕙帐”则进一步以动物的哀鸣,表达了老山人的孤独与寂寞。后文通过对比老山人的隐居理想与现实,以及他与世俗的隔阂,深刻揭示了隐士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