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纯卿

· 郑琰
十载看花入醉乡,燕姬招隐白云庄。 罢官卜宅思栽柳,垂老将身学卖浆。 夜月邀僧同耽首,春湖供客典鱼肠。 孤山万树梅花发,剪烛裁诗夜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耽首:沉醉,迷恋。
  • 鱼肠:古代宝剑名,这里指典当的物品。
  • 剪烛:剪去烛花,使烛光明亮,常用来形容深夜交谈。
  • 裁诗:作诗,修改诗句。
  • 未央:未尽,未已。

翻译

十年来,我沉醉于赏花之中,燕地的女子邀请我隐居在白云缭绕的庄园。我辞去官职,打算买地种柳,垂暮之年,我愿以身作则,学习卖酒。夜晚,我邀请僧人一同沉醉于月色之下,春日的湖边,我以宝剑典当,与客人共饮。孤山上的万树梅花盛开,我剪去烛花,夜深人静,仍在修改诗句,夜未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郑琰晚年隐居生活的理想图景。诗中,“十载看花”与“燕姬招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罢官卜宅思栽柳”和“垂老将身学卖浆”,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后两句则通过“夜月邀僧”和“春湖供客”的场景,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闲适与雅致。结尾的“孤山万树梅花发,剪烛裁诗夜未央”更是以梅花和深夜剪烛作诗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美好憧憬。

郑琰

明福建闽县人,字翰卿。任侠遨游闽中。工诗,词馆诸公争延致之,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后至南京,徽州富人吴生以上宾礼遇之,每醉常骂主人为“钱虏”。吴与其兄构讼,疑琰泄其阴事,文致捕置京兆狱,瘐死狱中。有《二陬诗稿》。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