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旅怀七首

· 刘琏
草枯边塞寒,宾鸿远于飞。 鸿鸣在中野,风霜烁毛衣。 客子别故君,飘摇天之涯。 睹此增感怆,况乃秋风时。 耕凿本吾心,良农恒苦饥。 谅无摩天羽,云路非所宜。 鹏鴳各有志,岂为小大移。 山林仰旸景,栖息唯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宾鸿:指迁徙的候鸟,这里特指大雁。
  • 毛衣:指鸟类的羽毛。
  • 感怆:感慨悲伤。
  • 耕凿:指耕田和凿井,泛指农耕生活。
  • 谅无:确实没有。
  • 摩天羽:能够触及天空的翅膀,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能力。
  • 鹏鴳:鹏是大鸟,鴳是小鸟,比喻大小不同的志向或境遇。
  • 旸景:阳光。
  • 栖息唯一枝:比喻生活简朴,只求安稳。

翻译

秋天边塞的草木枯萎,寒意逼人,大雁向远方飞去。 大雁在旷野中鸣叫,风霜使它们的羽毛变得冰冷。 我这个旅人告别了故友,漂泊在天涯海角。 看到这些景象,更加感到悲伤,何况正值秋风萧瑟之时。 原本我的心愿是耕田凿井,但良农却常常忍受饥饿。 确实没有触及天空的翅膀,高远的云路并不适合我。 鹏鸟和鴳鸟各有各的志向,这并不是因为大小的差异而改变。 在山林中仰望阳光,栖息只需一根树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边塞的凄凉景象,通过大雁的迁徙和旅人的漂泊,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耕凿本吾心”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谅无摩天羽”则流露出对现实局限的无奈。最后,诗人以鹏鴳各有志、栖息唯一枝的比喻,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刘琏

刘琏

明浙江青田人,字孟藻。刘基子。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坠井死,一说中毒死。工诗,著作多散佚,遗诗有《自怡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