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碣石衔天府,清漳解北流。 星槎天上使,萧鼓驿边舟。 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旒。 还闻元夕近,灯样自南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碣石:山名,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天府:指京城。
  • 清漳:水名,即漳河,流经河北、河南。
  • 星槎:传说中能航行至天河的船。
  • 萧鼓:古代军乐,此处指驿站边的船上奏乐。
  • :曲折,这里指柳树枝条弯曲。
  • 行旆:行进的旗帜。
  • 彩旒:彩色的旗帜。
  • 元夕:即元宵节。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翻译

碣石山衔接着京城,清澈的漳河向北流淌。 星槎传说中的天河之船,驿站边的船上奏着萧鼓。 岸边的柳树枝条弯曲,伴随着行进的旗帜, 州中的士兵守护着彩色的旗帜。 还听说元宵节将近,灯笼的样式来自南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瀛德前往东昌途中的景象,通过碣石、清漳等自然景观与星槎、萧鼓等人文元素的结合,展现了旅途的壮阔与热闹。诗中“岸柳纡行旆,州兵护彩旒”一句,既表现了行军的庄重,又透露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结尾提及元夕的灯笼,预示着节日的到来,增添了诗意的温馨与期待。

蔡文范

明江西新昌人,字伯华。隆庆二年进士,除刑部主事。张居正起复,同舍郎艾穆、沈思孝以抗疏廷杖,文范慷慨护视,谪闽司运官。居正没,起武库郎,出为湖广学使,升广东参议。有《缙云斋稿》、《甘露堂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