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怀梁园三子吴明卿

瑶林挺荆楚,吴公秀无双。 鸿逵振英响,鸡舌备周行。 沈思运圆象,补衮回七襄。 犹龙不可絷,歌凤仍猖狂。 见客屡白眼,何人得升堂。 再召异宣室,憔悴同浮湘。 宇宙岂不廓,斯人日摧藏。 梁园啜古泪,萧条洒烟霜。 寤言觌璚树,怨彼河曲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林:传说中仙界的树林,这里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读作(yáo lín)。
  • :杰出,出众。
  • 荆楚:楚国,因楚国原建国于荆山一带,故 称荆楚,这里指地域。
  • 吴公:指吴明卿。
  • 秀无双:极其优秀,无人能比。
  • 鸿逵:指伟大的道路或前途,比喻美好的前程。读作(hóng kuí)。
  • 英响:美好的名声。
  • 鸡舌:指鸡舌香,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此香,后用以指在朝为官。读作(jī shé)
  • 周行:周官的行列,后泛指朝廷或官吏。
  • 沈思:深思。
  • 圆象:天象,这里指宇宙自然的规律。
  • 补衮: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这里指辅佐朝政。读作(bǔ gǔn)。
  • 七襄: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这里指反复思考,不断完善。
  • 犹龙:指孔子,这里借指吴明卿,形容其有高深的学问和非凡的气质。
  • (zhí):捆住,束缚。
  • 歌凤:以凤自比,表示不肯随便屈就。
  • 升堂:登上厅堂,比喻学问或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里指得到吴明卿的认可或接纳。
  •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接见贤臣的地方。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这里指失意、困苦的样子。
  • 浮湘:指在湘水一带漂泊,这里比喻遭受贬谪或流放。
  • :广阔。
  • 摧藏:挫折,困顿。
  • 梁园:又名梁苑、兔园、睢园、修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这里指代吴明卿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作者和吴明卿等友人相聚的地方。
  • (chuò):哭泣。
  • 寤言:醒后说话,这里表示感慨、叹息。
  • (dí):见,相见。
  • 璚树:美玉般的树木,这里象征美好的事物。
  • 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这里比喻人生的曲折。

翻译

在荆楚之地,有如同仙界树林般美好的吴明卿,他的才华举世无双。他有着远大的前程和美好的名声,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他深思熟虑,思考着宇宙的规律,努力辅佐朝政,反复完善各种事务。他就像孔子一样高深莫测,不可被束缚,又像以凤自比的人一样,不肯随便屈就,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狂放。他见到客人常常不屑一顾,有谁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呢?再次被召见却不同于在宣室被召见,而是面容憔悴如同在湘水一带漂泊。宇宙如此广阔,可这个人却日益困顿。在梁园这个地方,我为古人的遭遇而落泪,这里萧条冷落,如同洒下了烟霜一般。叹息之后,我感慨能见到如美玉般的树木是多么难得,抱怨人生的道路是如此曲折漫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吴明卿而作,诗中对吴明卿的才华和品德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遭遇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用“瑶林挺荆楚,吴公秀无双”来形容吴明卿的出众,突出了他的才华和地位。接着通过“鸿逵振英响,鸡舌备周行”等句,描绘了他的美好前程和在朝廷中的作为。然而,后面的“犹龙不可絷,歌凤仍猖狂”则表现了吴明卿的不羁和狂放,以及他不愿随波逐流的性格。“见客屡白眼,何人得升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傲和难以接近。随后,诗中提到了吴明卿的再次被召见却遭遇不如意,以及他的憔悴和困顿,“再召异宣室,憔悴同浮湘”,表达了对他命运的惋惜。“宇宙岂不廓,斯人日摧藏”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公的感叹。最后,作者在梁园回忆往昔,为古人落泪,感受到了世事的萧条和人生的曲折。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通过对吴明卿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和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