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者。晚唐和成绩词为创调之作。南唐李后主词名《丑奴儿令》,冯正中词名《罗敷媚歌》,贺方回词名《丑奴儿》,陈后山词名《罗敷媚》。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乐府雅词》注「中吕宫」,《张子野词》入「双调」。此调四十四字,前后阕相同,各三平韵。由四个七字句和四个四字句组成,每阕四字句处于七字句之间,使词气和缓;用韵甚密,而又使音节浏亮。此调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风格,又可表现旷达与刚健的风格。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和铅山陈簿韵二首」:四卷本丁集作「和陈簿」。
陈簿:名籍及事历均未详。
索尽梅花笑:唐·杜少陵《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诗:「巡簷索共梅花笑,冷蘂疏枝半不禁。」
雪艳冰魂:宋·苏东坡《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再用前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尽:竭力寻求。
- 疏影:疏朗的影子。
- 雪艳冰魂:形容梅花如同雪般艳丽,有冰清玉洁的气质。
翻译
每年都竭力寻求梅花的笑颜,梅枝稀疏的影子在黄昏时分。梅枝稀疏的影子在黄昏时分。芳香充满东风,月光有一道痕迹。清新的诗作被冷落无人寄送,如雪般艳丽和冰清玉洁。如雪般艳丽和冰清玉洁。浮动在玉溪源头那烟笼的树木村落。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与神韵,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带寂寥的意境。词中反复强调“疏影黄昏”,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和梅花的清幽之美。“香满东风月一痕”,细腻地写出了梅花的芳香在东风中弥漫,以及那一抹淡淡的月光,增添了空灵之感。“清诗冷落无人寄”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情绪。最后以梅花的“雪艳冰魂”以及其所在的“玉溪头烟树村”的画面作结,使整体氛围更加深远。全词简洁而富有韵味,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 [ 宋 ] 辛弃疾
- 《 玉楼春 · 戏赋云山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又和 》 —— [ 宋 ] 辛弃疾
- 《 满江红 · 敲碎离愁 》 —— [ 宋 ] 辛弃疾
- 《 最高楼 · 为洪内翰庆七十 》 —— [ 宋 ] 辛弃疾
- 《 生查子 其二 简子似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指点斋尊特地开 》 —— [ 宋 ] 辛弃疾
- 《 书清凉境界壁 其二 》 —— [ 宋 ] 辛弃疾
相关推荐
- 《 采桑子 · 谢家庭院残更立 》 —— [ 清 ] 纳兰性德
- 《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 —— [ 宋 ] 辛弃疾
- 《 采桑子 · 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 》 —— [ 宋 ] 康与之
- 《 采桑子 》 —— [ 宋 ] 谢逸
- 《 丑奴儿/采桑子 》 —— [ 宋 ] 晁端礼
- 《 采桑子 · 土花曾染湘娥黛 》 —— [ 清 ] 纳兰性德
- 《 采桑子 · 天容水色西湖好 》 —— [ 宋 ] 欧阳修
- 《 采桑子 》 —— [ 宋 ] 晏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