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赠祁惟允

· 黄佐
粤王古台结衡宇,八月芙蓉映霜渚。饶州太守来举觞,潜虬跃波听人语。 我何以语君,曲肱之外多浮云。把玩自怡悦,岂必追随鸿鹭群。 君何以语我,春阳所施何不可。蓬弧志四海,岂必赤墀与青琐。 眼中离合今十年,世涛呼汹胡为然。丹枫叶脱白榆暮,明发粤台怀婺川。 婺川本是施罗国,笑谢双旌入莲幕。石阡在昔登方岳,渊源况是承家学。 鹏徙何曾同燕雀,且尽醁醽为君酌。君不见,市上沽,何处无。 生计转大心易粗,清讴不复闻当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王古台:指广东地区古代王侯的遗址。
  • 衡宇:指简陋的房屋。
  • 芙蓉:荷花。
  • 霜渚:结霜的水边。
  • 饶州太守:指饶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 潜虬:传说中的水中神兽。
  • 曲肱:弯曲的胳膊,指简陋的生活环境。
  • 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
  • 鸿鹭群:比喻高雅的群体。
  • 蓬弧:古代用来射箭的弓。
  • 赤墀:红色的台阶,指宫廷。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装饰,也指宫廷。
  • 世涛呼汹:比喻世事动荡。
  • 婺川:地名,今江西婺源。
  • 施罗国: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莲幕:指官员的幕府。
  • 石阡:地名,今贵州石阡。
  • 方岳:指山岳,这里比喻高位。
  • 渊源:指家学渊源。
  • 醁醽:美酒。
  • 清讴:清脆的歌声。
  • 当垆:指酒店。

翻译

粤王古台旁有一间简陋的房屋,八月里荷花在结霜的水边盛开。饶州的太守来此饮酒,水中的神兽潜虬似乎也在倾听人的话语。

我该如何对你说呢,除了弯曲的胳膊外,周围都是些不值得关心的事物。我自得其乐,何必非要追随那些高雅的群体。

你又该如何对我说呢,春天的阳光所到之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我有着四海为家的志向,何必非要局限于宫廷之中。

我们之间的离合已经有十年了,世事如波涛般汹涌,这是为何呢。丹枫叶落,白榆树在暮色中,明天我将离开粤台,怀念婺川。

婺川曾是施罗国的所在地,笑着告别双旌,进入官员的幕府。石阡曾经是山岳之地,何况还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

鹏鸟迁徙怎会同燕雀一样,让我们尽情享受美酒吧。你不见,市上的酒,哪里没有呢。

生活的道路变得宽广,但心境却容易变得粗糙,清脆的歌声不再在酒店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粤王古台、芙蓉、霜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通过对浮云、鸿鹭群、赤墀、青琐等象征性词汇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婺川、石阡等地的提及,以及对美酒和歌声的怀念,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