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榛荆(zhēn jīng):指丛生的荆棘。
- 蠹(dù):蛀虫,这里指蛀蚀。
- 祠(cí):祠堂,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 苔(tái):苔藓,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 铭(míng):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以纪念或警示。
- 风物:风光景物。
- 凄清:凄凉而清冷。
- 仰羡:仰慕羡慕。
- 东山老:指隐居东山的高士,这里可能指谢安。
- 劳歌:劳作时的歌谣,这里指辛苦的吟咏。
- 空复情:徒然有情。
翻译
夕阳下只有鸟雀在飞翔,古道上长满了半数的荆棘。 祠堂中的木头被蛀虫吃得饱饱的,石上的铭文被苔藓侵蚀。 英灵最终归于寂寞,风光景物自然显得凄凉而清冷。 我仰慕羡慕东山的老者,辛苦吟咏却徒然有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古道荒凉、英灵寂寞的景象。通过“夕阳惟鸟雀,古道半榛荆”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荒芜。诗中“蠹饱祠中木,苔侵石上铭”进一步以具象的细节,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消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高士的仰慕,以及对自己辛苦吟咏却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透露出一种超脱与哀愁并存的情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鹭一章十一句 》 —— [ 明 ] 黄佐
- 《 读见素救李空同奏疏偶成二绝 》 —— [ 明 ] 黄佐
- 《 游甘露寺同刘士奇作 》 —— [ 明 ] 黄佐
- 《 九成台次章提学韵时闻王师发金陵 》 —— [ 明 ] 黄佐
- 《 题黄鹤楼画二首 其一 》 —— [ 明 ] 黄佐
- 《 春日游郑氏庄 》 —— [ 明 ] 黄佐
- 《 侍车驾幸太学恭赋一律 》 —— [ 明 ] 黄佐
- 《 至日偶成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