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避暑四首

· 黄佐
蹙啸延清籁,长谣集绪风。 岭云偏向北,郁水亦流东。 地切三边戍,天开万寿宫。 飞仙挟明月,应得到崆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蹙啸:皱眉长啸。蹙(cù),皱眉。
  • 清籁:清越的声音。
  • 长谣:长歌。
  • 绪风:余风。
  • 岭云:山岭上的云。
  • 郁水:水名,可能指郁江,位于广西。
  • 三边戍:指边疆的三个方向的防御。
  • 万寿宫:宫殿名,这里可能指皇家宫殿。
  • 飞仙:传说中能飞行的仙人。
  • 崆峒: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皱眉长啸,引来清越的声音,长歌之中聚集着余风。 山岭上的云朵向北飘去,郁江的水也向东流淌。 地理位置紧邻边疆的三面防御,天空下是宏伟的万寿宫。 飞行的仙人携带着明月,应该能够到达崆峒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草堂避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蹙啸延清籁,长谣集绪风”表达了诗人通过长啸和歌唱与自然相融的情感。后两句“岭云偏向北,郁水亦流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最后两句“飞仙挟明月,应得到崆峒”则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