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寇犯长沙蔡司理骂贼而殒

何处非狂澜,汨罗黯渺漫。 傅彤气贯日,秀实心悬丹。 泪洒萱枝冷,恨飘熊阁寒。 三闾知得友,千载二难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的局势。
  • 汨罗:江名,位于今湖南省,这里指代长沙。
  • 黯渺漫:形容景象暗淡无边。
  • 傅彤:人名,此处指代忠勇之士。
  • 秀实:人名,此处指代忠诚坚定之人。
  • 萱枝:萱草的枝叶,常用来比喻母亲或母爱。
  • 熊阁:指朝廷或国家的重地。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
  • 二难:指难以再见到的两位忠烈之士。

翻译

何处不是动荡的局势,长沙的景象暗淡无边。 傅彤的气概贯穿日月,秀实的心志如丹心般坚定。 泪水洒在冰冷的萱草上,仇恨飘散在寒冷的朝廷重地。 屈原若知有这样的朋友,千年难见两位忠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长沙遭受寇犯的悲壮景象,通过傅彤和秀实的形象,展现了忠勇之士的坚定与牺牲。诗中“狂澜”、“汨罗”等词语,既描绘了动荡的时局,也隐喻了忠烈之士的悲壮命运。末句提及屈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于忠烈精神的崇敬与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对忠烈之士的深情赞歌。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