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八景宝水春涛

· 梁鱼
深潭怪物忽不乐,大嘘怒气烟雨恶。 断渚瀰漫鸥鹭愁,乱波黠跳蛟龙跃。 隔江渔父但闻声,蓬底商人眠不著。 我来劝课愧无功,借向平畴助东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宾阳八景:指明代宾阳县(今属广西)的八处著名景观。
  • 宝水春涛:其中一景,指的是春天宝水河的波涛。
  • 深潭怪物:指深水中的神秘生物,常用来形容深潭中的未知生物。
  • 大嘘怒气:形容怪物发出的巨大声响,如同愤怒的气息。
  • 断渚:指被水流冲断的小岛或岸边。
  • 瀰漫:广泛地散布或充满。
  • 鸥鹭:两种水鸟,常用来象征平静的水面。
  • 乱波黠跳:形容波浪翻滚,跳跃不定。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神兽,比喻波涛汹涌。
  • 渔父:渔夫。
  • 蓬底商人:指在船篷下休息的商人。
  • 劝课:劝导和督促农事。
  • 平畴:平坦的田野。
  • 东作:指春耕。

翻译

深潭中的神秘生物突然感到不悦,发出巨大的怒吼,使得烟雨变得恶劣。被水流冲断的小岛上,鸥鹭因弥漫的水雾而感到忧愁,波浪翻滚跳跃,仿佛蛟龙在水中跃动。隔江的渔夫只能听到声音,而船篷下的商人则因不安而难以入睡。我来到这里劝导农事,却感到自己无功,只能借这汹涌的波涛助力春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宝水河的波涛景象,通过深潭怪物的怒吼、断渚上鸥鹭的愁容、乱波中蛟龙的跃动等生动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神秘。诗中“大嘘怒气烟雨恶”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怪物的愤怒,增强了诗的戏剧性。后两句则通过渔夫和商人的不同反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无奈。最后,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农事的关心,将自然景象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

梁鱼

梁鱼,字克龙。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七年(一四七一)举人。官广西平乐知县。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迁宾州知州。后为部使者所斥,遂拂衣归。明郭棐撰《粤大记》卷二〇有传。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