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八景宝水春涛

· 梁鱼
葛仙去后留丹室,人来一乐百忧失。 火枣交梨不复存,丹崖翠壁如前日。 一泓流水静无尘,半榻松风清彻骨。 不徒消暑誇尽欢,更与群黎洗蒸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葛仙:指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医学家,被尊称为葛仙翁。
  • 丹室:炼丹的房间,这里指葛洪炼丹的地方。
  • 火枣交梨:道教中的仙果,象征长生不老。
  • 丹崖翠壁:红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岩壁,形容景色优美。
  • 一泓:一池,一片水。
  • 半榻:半张床,形容地方不大。
  • 群黎:百姓,民众。
  • 蒸郁:闷热,压抑的气氛。

翻译

葛洪仙人离开后,留下了他的炼丹室,人们来到这里,所有的忧愁都消失了。 那些象征长生不老的火枣和交梨已不复存在,但那红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岩壁依旧如故。 一池清澈的水静静地没有尘埃,半张床大小的松林中风声清新,透骨的清凉。 不仅仅是为了消暑而欢庆,更是为了给百姓洗去闷热的压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仙人离去后的静谧之地,通过对比仙果的消失与自然景观的永恒,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一泓流水静无尘,半榻松风清彻骨”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身体的清凉。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的关怀,希望通过这片清凉之地,为百姓带去心灵的慰藉和身体的舒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众的深情关怀。

梁鱼

梁鱼,字克龙。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七年(一四七一)举人。官广西平乐知县。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迁宾州知州。后为部使者所斥,遂拂衣归。明郭棐撰《粤大记》卷二〇有传。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