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经:一种经书。此处指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 京闱: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 南宫:指礼部会试,因礼部属南宫。
- 孟郊:唐代诗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写下了不少悲苦的诗作。
- 堕(duò)泪:落泪。
- 苏轼:北宋文学家,他善于发现和赏识人才。
- 正尔:正如此。
- 崇科目:重视科举考试。
- 芸窗:书斋。
翻译
你在科举考试中已经成功通过了京城的考试,只是在礼部会试中暂时失利,但你的志向并没有磨灭。不要学孟郊那样徒然落泪悲伤,要知道苏轼是很爱惜人才的。朝廷正是如此重视科举考试,而你的家世向来是出状元的。你应该在书房里更加努力地学习,加倍用功,来年洗净耳朵倾听春雷般的喜讯。
赏析
这首诗是对刘节落第的安慰和鼓励。诗的首句肯定了刘节在京闱考试中的成绩,次句则鼓励他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灰心。接下来用孟郊和苏轼的例子,一方面提醒他不要过于悲伤,另一方面暗示他会有被赏识的机会。诗的后两句强调了朝廷对科举的重视以及对刘节的期望,鼓励他继续努力,以待来年高中。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刘节的安慰,又给予了他积极的鼓励,充满了对他的信心和期望。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昨与镇守总戎诸公访学士倪先生言及被诬往事诸公为之一嘅因奉近体一诗慰之 》 —— [ 明 ] 韩雍
- 《 倚韵奉答赵中书昂二首 》 —— [ 明 ] 韩雍
- 《 题岳阳楼二首 》 —— [ 明 ] 韩雍
- 《 七月六日与寅友登紫薇楼小酌和雷大参韵 》 —— [ 明 ] 韩雍
- 《 赠何太守盛之高州七月四日 》 —— [ 明 ] 韩雍
- 《 隆恩堂为魏中书题 》 —— [ 明 ] 韩雍
- 《 辛卯岁年五十须鬓有变白者 》 —— [ 明 ] 韩雍
- 《 西江第一楼诗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