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道中次韵三首答薛司徒

· 韩雍
远统王师为剪凶,广人何虑报边烽。 已看诸将筹多算,更喜同寅肯协恭。 宝剑有芒曾指日,輶车得路似追锋。 三苗从此应怀化,定见梯航九译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祁阳:地名,今属湖南。
  • 边烽:边疆的烽火,借指战争。
  • 同寅:同僚。
  • 协恭:勤谨合作。
  • :光芒。
  • 指日:为期不远。
  • 輶(yóu)车:古代一种轻便的车。
  • 梯航:登山渡水的工具,也指途径。
  • 九译:多次辗转翻译。这里指远方的国家经过重重翻译前来朝贡。

翻译

我统领大军是为了铲除凶恶之敌,广东的百姓不必担忧边疆的战事。已经看到各位将领筹划了许多良策,更欣喜的是同僚们能够勤勉合作。宝剑闪耀着光芒,胜利指日可待,轻便的车辆行驶在道路上,速度如同追击的锋芒。从此三苗之地应该会受到感化而归顺,定能看到各国经过重重辗转翻译前来朝贡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豪迈的气势和胜利的信心。诗人作为统军之人,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诗中通过“已看诸将筹多算,更喜同寅肯协恭”表现了将领们的智谋和同僚们的团结协作,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宝剑有芒曾指日,輶车得路似追锋”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锐不可当和进军的迅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争胜利后,边疆地区能够安宁,各国前来朝贡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恢弘,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