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念含参军
注释
- 暾(tūn):形容刚升起的太阳。
- 箕裘(jī qiú):比喻祖先的事业。
- 典坟:泛指各种古代文籍。
- 娵隅(jū y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称鱼为娵隅。
- 旆(pèi):古代旗帜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
翻译
在象堂中众多宾客聚集,挥笔竞相展现奇特,笔墨色彩斑斓。向东望去,红色的云彩映照着早晨初升的太阳,仿佛要送着仙鸾的翅膀飘然而去。 鸾鸟的翅膀高高腾飞,与众不同,如今的才子就是曹参军。前朝的太史是文章高手,还留有祖先的事业传给后人掌管家业。 曹参军你有凤凰的羽毛般的才华,却没有富贵子弟的骄奢之气。作诗常常追求建安时期的风格,对待他人完全不看重门第。 在粤地将近三年,拄着笏板只看山。每天牵着马到来,日日处理的文书工作很清闲。 所交往的都是文人雅士,他们才华出众如斑斓的色彩。芙蓉花映照在幕布上,学着用蛮语谈论娵隅(鱼)。 蛮方的语言难以学习,只有文章诗词还算能够配合。参军学习语言终究有些拗口,但探讨韵律、分题作诗还算不错。 荔枝成熟时作赋气势雄伟,在刺桐密集之处留下清雅的戏谑。蜃气营造的楼台凭借奇幻,大海奔腾的波涛提供磅礴的气势。 我们粤地出仕游历的人不少,但像您这样光明磊落的实在少见。您如今径直想要朝见天子而去,我叩头万年祝愿紫宸殿中的皇帝。 让我追赶不上,望尘莫及,只看见沿江的翡翠鸟飞鸣着为您送行。 想要构思一些委婉的话语代替赠别的车子,又惭愧往日的那些手段都太过熟悉。不如大声长啸然后分别,江边的花草带着微微的湿气。 粤地的好朋友最难得到,曹参军回去的时候旌旗飞扬,行色匆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上桂为送曹念含参军而作。诗中先描写了象堂中宾客们挥笔竞奇的场景,以及早晨彩云映日的景象,为下文写曹参军作铺垫。接着赞美曹参军的才华和品德,他才华出众,诗风追建安,不看重门第;在粤地的三年,生活闲适,交往的都是文士。诗中还提到了曹参军在粤地的一些经历,如学蛮语、作赋、戏谑等,展现了他的多样风采。然后夸赞曹参军的磊落,并表达了对他朝见天子的祝福。最后描述了诗人对曹参军离去的不舍,感到追赶不及,只能看到江边的鸟儿为他送行,想赠言却又觉得以往的手段都太熟悉,于是决定长啸分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曹参军的赞美和送别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