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饮露吟风性独清。 翳形无叶却心惊。 序逢摇落怜孤影,人厌悲悽戒乱鸣。 得势弹冠谁借便,防危写调讵知情。 经行莫向陇头歇,恐有流泉学暮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吟风: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 翳(yì)形:遮蔽形体。
  • 序逢摇落:季节到了树叶凋零的时候。
  • 弹冠:指即将做官。
  • 讵(jù):岂,怎。

翻译

靠饮露水、在风中作响,其品性独特清奇。 遮蔽形体却没有树叶,让人内心惊惶。 季节逢到树叶凋零之时,可怜那孤独的影子, 人们厌恶悲伤凄惨,故而戒备它胡乱鸣叫。 得势之人即将做官谁给提供了便利, 防备危险谱写音调,哪里知晓其中真情。 行路不要在田垄地头停歇, 恐怕会有流淌的泉水学着傍晚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秋柳为主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的秋柳具有独特的品性,它饮露吟风,却又在凋零的季节中显得孤独和令人心惊。作者通过描写秋柳,表达了对人生的一些感慨。诗中提到人们对悲凄的戒备,以及得势者的情况,暗示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警示意味,提醒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要保持警觉,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整首诗意境悲凉,寓意深刻,用秋柳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观察和思考。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