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镇萃美

杭州佳丽天下强,中镇才名动圣皇。 近侍班中亲简陟,玉符金篆双龙敕。 号令一出神鬼惊,两浙六月寒风生。 叱咤指顾雷电走,智士勇夫皆俯首。 我有忠勤结主知,御书时复来丹墀。 我行我止谁敢斁,一或撄予天子怒。 上方四时充珍鲜,长江大海飞黄船。 三十二宫被龙凤,匪我玄纁谁许贡。 湖山奇处起生祠,飞碧流丹百尺危。 穹碑高碣凿瑶石,雄文大字论功绩。 复有钱塘百万民,黄童白叟传俱真。 湖山高,湖水深,恩光荡漾君王心。 湖水深,湖山高,烨烨声华中镇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镇:诗中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具体含义需结合更多背景信息判断。(暂无注音)
  • 萃美:汇集美好。(【萃】cuì)
  • 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shèng)
  • 近侍:皇帝身边的侍从。(【侍】shì)
  • 简陟:选拔提升。(【陟】zhì)
  • 玉符金篆:古代帝王的信物和符箓,象征着权威。(【篆】zhuàn)
  • 神鬼惊:形容其号令的威力极大。
  • 两浙:浙东和浙西的合称。(【浙】zhè)
  • 叱咤(chì zhà):怒斥、呼喝。
  • 指顾:手指目顾,形容动作迅速。
  • 丹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 斁(dù):败坏。
  • 撄(yīng):触犯。
  • 玄纁(xuán xūn):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是古代诸侯用作聘请贤士的礼物。
  • 生祠:为活人建立的祠庙。

翻译

杭州的美丽在天下是出了名的,中镇的才华和名声惊动了皇帝。皇帝在近侍的班次中亲自选拔提升他,赐予玉符金篆和双龙敕令。他的号令一出,连神鬼都感到惊恐,让两浙地区在六月里都生出了寒风。他一声怒斥、一个手势,雷电都仿佛跟随他的指令,智谋之士和勇敢之人都对他俯首听命。我因为忠诚勤勉而得到了君主的赏识,皇帝的诏书时常来到宫殿的丹墀前。我的行动谁敢败坏,一旦有人触犯我,那就是触犯了天子的怒火。宫廷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珍贵新鲜之物,从长江大海驶来运输的黄船。三十二宫都装饰着龙凤图案,若不是我,谁能允许献上玄纁之礼。在湖山奇妙的地方建起了生祠,高耸的建筑色彩绚烂,有百尺之高。高大的石碑上刻着优美的文字,雄健的文章和大字论述着功绩。再有钱塘的数百万民众,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传说都很真实。湖山高大,湖水深沉,皇帝的恩光在心中荡漾。湖水深沉,湖山高大,光辉灿烂的名声中体现着中镇的辛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镇的威名和功绩,以及他所受到的皇帝的赏识和民众的尊崇。诗中通过夸张的手法,如“号令一出神鬼惊,两浙六月寒风生”“叱咤指顾雷电走”等,突出了中镇的权威和影响力。同时,诗中也描述了宫廷的奢华和中镇所享有的荣耀,如“上方四时充珍鲜,长江大海飞黄船”“三十二宫被龙凤,匪我玄纁谁许贡”等。整首诗语言华丽,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了中镇的辉煌形象。然而,对于诗中中镇的具体所指,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进一步理解和解读。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