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合祀湛文简公

昔日谈经处,多贤尚景从。 圣朝无学禁,吾道有儒宗。 共喜芳仍远,休疑大莫容。 宫墙千古在,俎豆记遗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 湛文简公:指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卒后追谥文简。

翻译

过去谈论经学的地方,有许多贤能之人尚且敬慕跟从。圣明的朝代没有学术的禁令,我们的学说中有儒家的宗师。共同欣喜美好的品德仍然流传久远,不要怀疑伟大的学说不会被容纳。宫墙千万年都存在着,祭祀的礼器记录着遗留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是对同乡一同祭祀湛文简公的描绘。首联通过回忆过去谈经的场景,展现出当时的学术氛围和人们对知识的追求。颔联强调了圣朝的开明,没有对学术的限制,同时也突出了吾道有儒宗,即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颈联表达了对美好品德传承久远的喜悦,以及对学说能够被容纳的信心。尾联以宫墙的千古存在和俎豆的祭祀,象征着对湛文简公的敬仰和纪念,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和先人的敬重之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