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

· 卢祥
驰车出东城,车声何辚辚。 揽辔就古道,古道多荆榛。 十进九反却,嵲屼摧吾轮。 所造未千里,计程已逾旬。 岂不欲改辙,良愧前修人。 吾宁重迟滞,此道终当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辚辚(lín lín):象声词,车行声。
  • 揽辔:挽住马缰。
  • 荆榛:泛指丛生的荆棘灌木。
  • 嵲屼(niè wù):高耸险峻的样子。

翻译

赶着车从东城出发,车子发出辚辚的声响。 挽住马缰踏上古老的道路,这条古道上布满了荆棘杂草。 前进十次有九次被迫返回,高耸险峻的地方损坏了我的车轮。 所走的路程还不到千里,计算行程却已经超过了十天。 难道不想改道而行吗?实在是愧对前代的贤人。 我宁可着重于迟缓停滞,这条道路终究应当遵循。

赏析

这首诗以驾车出行的经历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坚持正道的决心。诗的开头描绘了车辆出发的情景和古道的艰难状况,“车声何辚辚”形象地表现了车辆行驶的声音,“古道多荆榛”则突出了道路的荒芜和险阻。接下来描述了行进过程中的挫折,“十进九反却,嵲屼摧吾轮”,显示了前进的困难。然而,诗人在面对困难时,并没有轻易放弃或改变方向,而是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正道的坚守,“岂不欲改辙,良愧前修人。吾宁重迟滞,此道终当循”,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沉,通过对古道之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卢祥

明广东东莞人,字仲和。正统七年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多有论劾。以言事谪蒲州判官。天顺初擢礼科都给事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有守边功。以升迁为吏部所沮,遂归。有《行素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