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尹黄门相二代敕命册因以赠之归嘉鱼
黄门清楚客,于于手一册。
大哉称皇言,褒衮何烜赫。
先德以流光,子道益辉煌。
荣亲岂外求,道在立身藏。
道大配天地,全归本无二。
楚山为增高,楚水为增驶。
伏读不见文,惟见两亲存。
亲存以不朽,永矣感皇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门:古代官职名,指宦官。
- 清楚:此处指清晰、明朗。
- 于于: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 褒衮:古代帝王赐予的礼服,此处指皇帝的恩赐。
- 烜赫:显赫,声势浩大。
- 先德:祖先的德行。
- 子道: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 荣亲:使父母感到荣耀。
- 外求:向外寻求。
- 立身:树立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 藏:隐藏,此处指内化于心。
- 道大配天地:道与天地相配,指道的伟大。
- 全归:完全归于。
- 本无二:原本就是一体,没有分别。
- 楚山:指楚地的山。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
- 伏读:低头阅读。
- 不见文:不看到文字。
- 两亲:父母。
- 感皇仁:感激皇帝的仁慈。
翻译
黄门这位明朗的客人,悠闲地手持一册。 皇上的话语真是伟大,赐予的恩典显赫如衮服。 祖先的德行因此流光溢彩,子女的孝道更加辉煌。 使父母荣耀无需外求,关键在于树立自己的品德和内化于心。 道与天地相配,完全归于一体,没有分别。 楚地的山因此增高,楚地的河流因此加速流淌。 低头阅读,不见文字,只见父母的形象。 父母因此而不朽,永远感激皇帝的仁慈。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黄门手持皇赐册书的场景,赞美了皇恩的浩荡和祖先德行的光辉。诗中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和道的伟大,以及它们对个人和家族的影响。通过“伏读不见文,惟见两亲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情怀念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孝道和皇恩的崇高敬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 —— [ 明 ] 湛若水
- 《 暮于中和桥玄真观访太行钱采之坐话不觉城门已闭回驾宿玄房得会吴秋官仲敬携酌赋此 》 —— [ 明 ] 湛若水
- 《 赠东莞地官正郎李惟肖希说三载考满之京有作 》 —— [ 明 ] 湛若水
- 《 中亭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感湖南道兵宪胡石屏衡州南岳礼际周至小诗二绝以致谢忱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许太守琯之兴化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第一峰泉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道远囊空何日发轫谩作呈知己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