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王敬所求惇叙堂中军董容山求贞裕堂记

四扁恢恢专使去,徵文蔼蔼两生来。 百年六月挥炎翰,人讶莲花火里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扁恢恢:形容匾额宽大、气势恢宏。
  • 专使:专门派遣的使者。
  • 徵文:征集文章。
  • 蔼蔼:形容人态度和蔼可亲。
  • 两生:两位学生。
  • 炎翰:炎热的笔墨,指在酷热中书写。
  • 人讶:人们惊讶。
  • 莲花火里开:比喻在艰难或不寻常的环境中出现美好的事物。

翻译

宽大的匾额被专使带走,征集文章的两位学生态度和蔼地前来。在百年一遇的六月酷暑中挥洒炎热的笔墨,人们惊讶地看到,如同莲花在火中绽放般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专使带走匾额和两位学生前来征集文章的情景,展现了文化交流的盛况。诗中“炎翰”与“莲花火里开”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酷热中坚持创作的艰辛与美好成果的意外出现,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与创作精神的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