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与何名川宪副

客路萍蓬催短鬓,石床风雨送残霄。 閒庭片片檐花尽,高阁沉沉玉漏遥。 伏枕已违青锁梦,垂衣端想紫宸朝。 批龙鸣凤非无意,吹竹弹丝祇自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蓬(píng péng):指浮萍和蒲苇,比喻行路匆匆。
  • 残霄(cán xiāo):残云。
  • 閒庭(xián tíng):空旷的庭院。
  • 檐花(yán huā):屋檐上的花朵。
  • 玉漏(yù lòu):古代计时的器具,用水滴声来计时。
  • 伏枕(fú zhěn):枕着头睡觉。
  • 青锁(qīng suǒ):古代宫廷中的一种装饰品。
  • 紫宸(zǐ chén):指皇宫。
  • 批龙鸣凤(pī lóng míng fèng):指批评龙和赞美凤,比喻有才能的人。
  • 吹竹弹丝(chuī zhú tán sī):指吹笛子和弹琴,比喻有音乐才华。

翻译

客人在旅途中匆匆忙忙,风雨中送别残云。空旷的庭院里,屋檐上的花朵已经凋谢殆尽,高阁中的玉漏声遥遥传来。枕头已经离开了青锁的梦境,穿着衣服想象着皇宫的盛况。批评有才能的人并非没有用心,吹笛子和弹琴只是为了自娱自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雨夜中思念远方的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写客人匆匆忙忙的旅途、风雨中的送别、庭院中凋零的花朵等场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人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才能是有意义的,而自己的音乐才华只是为了自我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