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言五首

· 许衡
莫怪新贫压旧贫,贫来尤觉此心真。 自怜孤力膺邪议,常欲幽居远市尘。 千里烟霞山障晓,一竿风月野桥春。 凭谁寄问乡间老,我去何人愿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īng):承受,担当。
  • 邪议:不正当的议论。
  • 幽居:隐居。
  • 市尘:城市的尘嚣。
  • 一竿风月:指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风雅。
  • 卜邻:选择邻居。

翻译

不要惊讶我新近的贫困又压倒了旧时的贫困,贫困之时我更觉得这颗心是真诚的。我自怜只能孤独地承受那些不正当的议论,常常想要隐居起来远离城市的喧嚣。千里之外的烟霞在山峦的屏障中显得更加明媚,一竿风月在野桥的春光中显得更加闲适。不知有谁能帮我问问家乡的老朋友们,我离开后,有谁愿意成为我的邻居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许衡在贫困中坚守真诚之心,渴望远离尘嚣,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情感。诗中“贫来尤觉此心真”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对内心真诚的珍视。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问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和旧友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许衡

许衡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 57篇诗文

许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