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蕊:兰花的花蕊,这里指兰花。
- 残妆:指凋谢的花朵,比喻春天的消逝。
- 含露泣:形容花朵上的露珠,如同含泪哭泣。
- 柳条长袖:比喻柳枝柔软,像长袖一样随风摆动。
- 向风挥:形容柳枝在风中摇曳。
- 佳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 对镜容颜改:比喻时光流逝,美好不再。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诗人,这里泛指离乡背井的人。
- 临江:站在江边。
- 心事违:心里的愿望与现实不符。
- 万古:极言时间之长。
- 同此恨:共同感受到的遗憾或悲伤。
- 无如:不如。
- 一醉尽忘机:通过醉酒来忘记烦恼。
翻译
昨天还在楼上迎接春天的到来,今天再次登楼却是为了送别春天。 兰花凋谢,仿佛带着残妆含泪哭泣,柳枝像长袖一样在风中挥舞。 美丽的女子对着镜子,发现容颜已改,楚地的游子站在江边,心中的愿望与现实不符。 从古至今,人们都共同感受到这种遗憾,不如一醉方休,忘记所有的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消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兰蕊残妆含露泣”和“柳条长袖向风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后两句则通过“佳人对镜容颜改”和“楚客临江心事违”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不再和人生愿望难以实现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出“无如一醉尽忘机”,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烦恼,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超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展现了刘禹锡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青玉案 · 闰三月,和家大人原韵 》 —— [ 清 ] 易顺鼎
- 《 春景 公作送春诗 》 —— [ 宋 ] 刘辰翁
- 《 鹧鸪天 · 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 —— [ 宋 ] 李光
- 《 送春二首 其一 》 —— [ 明 ] 秦焜
- 《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 》 —— [ 明 ] 袁宏道
- 《 暮春二首 其一 》 —— [ 元 ] 贡性之
- 《 暮春仲良伯良世立过访中林有僧同集 》 —— [ 明 ] 李之世
- 《 用同年林一中韵哭陈弘载佥宪二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