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兴因报问龟儿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 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 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 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 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 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 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 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 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 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 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 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 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 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 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 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 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 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 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 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 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惨澹 (cǎn dàn):阴暗无光。
  • 晶辉 (jīng huī):明亮的光辉。
  • 缠绵 (chán mián):形容疾病等纠缠不已。
  • (tòng):极度悲伤。
  • 溘然 (kè rán):突然。
  • 荼檗 (tú bò):苦菜。
  • 汤火 (tāng huǒ):热水和火。
  • (sī):水流声。
  • 涟洳 (lián rù):泪水不断流下的样子。
  • 中肠 (zhōng cháng):内心深处。

翻译

冬日的早晨寒冷而阴暗,云日无光。在这年末感慨之际,读到你早晨的诗作。你的诗中也充满了苦楚,苦在兄长远离。我的苦楚不在于距离,而是肝脾之间的缠绵病痛。西院住着病弱的寡妇,后床躺着孤独的侄儿。黄昏时分一声悲恸后,夜半时分十次起身。病眼流下两行血,衰鬓如万根丝。五脏脉搏渐渐咽绝,百骸脂肪逐渐消瘦。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突然逝去,何必半死不活。谁说荼檗苦,荼檗甘如饴糖。谁说汤火热,汤火冷如流水。前些时候你寄诗来,忧心忡忡地询问阿龟。喉咙干燥声音阻塞,整年没有回信。直到看到你早晨的诗句,还未吟诵已泪流满面。因此在这泪流满面之际,一吐心中的悲痛。茫茫四海之间,这种苦楚只有你知。离我四千里,让我向谁诉说。抬头望向青天,只见雁南飞。请雁儿带去一句话,为我传达给微之。琴弦断了有续胶,树被斩了可接枝。唯有我内心深处的断绝,应该没有再连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友人微之的回应,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内心的苦楚。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病痛与友人的离别之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的语言质朴而深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形成了一种凄凉而真挚的情感氛围。诗的结尾,诗人寄托于雁儿传递信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