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咏怀

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 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 床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 日遭斋破用,春赖闰加添。 老向欢弥切,狂于饮不廉。 十年闲未足,亦恐涉无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俸:官员的薪水。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此处意为比不上。
  • 陆贾: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富有著称。
  • 陶潜: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居田园、好酒著称。
  • 僧敷坐:僧人铺开坐垫坐下。
  • 妓卷帘:妓女卷起窗帘。
  • 斋破用:斋戒期间的开销。
  • :闰年或闰月,此处指时间的延长。
  • :更加。
  • :节制。
  • 无厌:不满足。

翻译

官员的薪水足以维持生活,虽然贫穷,又怎敢嫌弃。虽然金钱比不上富有的陆贾,但酒量却胜过好酒的陶潜。床铺温暖,僧人铺开坐垫坐下,楼上晴朗,妓女卷起窗帘。每天斋戒的开销已经很大,春天因为闰月而显得更加漫长。年纪越大,欢乐越是深切,饮酒时也越发不加节制。十年的闲适生活还未满足,也担心自己会变得贪得无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官职生活的自嘲与满足。诗中,他以贫而不嫌、酒胜陶潜自况,显示出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陆贾的富有和陶潜的酒量,白居易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虽不富裕但生活自在的心境。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闲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可能的贪欲的自我警醒。整体上,诗歌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