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迎景王驾并候谒陵次康太司空韵二首

· 尹台
紫凤箫吹白玉京,遥欣缑驾降仙瀛。 河山气拥菁茅社,日月光悬磐石明。 春暖岸花迎羽卫,雨晴江草冒华英。 神明帝胄同休历,伫迓璇衡丽正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都:指南京,明朝初年曾定都于此,后迁都北京,故称南京为留都。
  • 景王驾:指明朝景王的车驾。
  • 谒陵:指参拜陵墓,这里特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康太司空: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紫凤箫:一种乐器,这里象征着皇家或高贵的音乐。
  • 白玉京:指天上的宫殿,比喻皇宫或高贵的地方。
  • 缑驾:指神仙的车驾。
  • 仙瀛:仙境。
  • 菁茅社:指祭祀时用的茅草,这里象征着祭祀的庄严。
  • 磐石:比喻稳固不动。
  • 羽卫:指皇帝的卫队。
  • 华英:指花朵。
  • 帝胄:指皇帝的后代。
  • 休历:指美好的时代。
  • 璇衡:指天文学中的星象,这里比喻国家的命运。
  • 丽正平:指美好、正直、和平。

翻译

在留都南京迎接景王的车驾,并等待参拜陵墓,我依照康太司空的韵脚创作了这两首诗。

紫凤箫在白玉京中吹响,我远远地欣赏着神仙的车驾降临仙境。 河山之间,祭祀的茅草社显得庄严,日月光辉照耀着稳固不动的磐石。 春暖花开,岸边的花朵迎接着皇帝的卫队,雨后天晴,江边的草地上开满了花朵。 皇帝的后代与我们共享这美好的时代,我伫立着,期待着国家的命运更加美好、正直、和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南京迎接景王车驾并等待参拜陵墓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皇家仪式的庄严与美好。诗中“紫凤箫”、“白玉京”等词语构建了一个神话般的背景,而“菁茅社”、“磐石”则强调了祭祀的庄重和国家的稳固。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深切期望。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