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翠绝顶东望?山十韵

蹑屩登丹嶂,开尊瞩锦岑。 悬厓分日月,众壑异晴阴。 鸟道霞标度,泉流树杪侵。 神工图紫翠,灵斧削嵚崟。 缥缈云生岫,霏微雾出林。 依稀瑶草色,彷象玉笙音。 人代迷陵谷,山形自古今。 醉馀歌烂漫,秋至气萧森。 旧纫兰荪佩,新抽玳瑁簪。 登高仍望远,都寄采芝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蹑屩(niè juē):穿着草鞋。
  • 丹嶂(dān zhàng):红色的山峰。
  • 开尊:举杯。
  • 瞩锦岑(zhǔ jǐn cén):注视着美丽的山峰。
  • 悬厓(xuán yá):悬崖。
  • 鸟道:险峻的山路。
  • 霞标:霞光作为标志。
  • 泉流树杪(quán liú shù miǎo):泉水流过树梢。
  • 神工:神奇的工艺。
  • 灵斧:神奇的斧头。
  • 削嵚崟(xuē qīn yín):削平险峻的山峰。
  •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彷象:仿佛,好像。
  • 玳瑁簪(dài mào zān):用玳瑁制成的发簪。
  • 采芝:采集仙草,比喻追求仙道。

翻译

穿着草鞋登上红色的山峰,举杯注视着美丽的山峰。悬崖分割了日月,不同的山谷有着不同的晴阴。险峻的山路上霞光作为标志,泉水流过树梢。神奇的工艺绘制出紫翠的色彩,神奇的斧头削平了险峻的山峰。隐隐约约的云雾从山岫和树林中飘出。仿佛看到了仙草的颜色,听到了玉笙的声音。人们迷失在陵谷之中,山形却自古至今未变。醉酒后歌声烂漫,秋天到来气氛萧瑟。旧时佩戴的兰荪已经破旧,新抽出的玳瑁簪子闪闪发光。登高望远,寄托着追求仙道的心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山远望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川的神奇与美丽。诗中“悬厓分日月,众壑异晴阴”等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表达了山势的险峻和景色的多变。后半部分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