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诗

· 尹台
敬皇昔御极,恭嘿万方理。 济济庶僚升,名贤赞天纪。 旱麓诵作人,誉髦兴多士。 耇老布列朝,佐业洵光美。 太宰奋清时,四海望台揆。 黄麻寝再召,黑发逊三事。 林居二十载,懋缉力未已。 潜心邃大业,遗策究终始。 妙识达圣微,先几炳国是。 允观百代前,高风激顽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敬皇:尊敬的皇帝。
  • 御极:统治天下。
  • 恭嘿:恭敬沉默,指皇帝的治国方式。
  • 万方:指天下各地。
  • 济济:形容众多。
  • 庶僚:指官员。
  • 名贤:有名望的贤人。
  • :辅佐。
  • 天纪:天命,指国家的命运。
  • 旱麓:干旱的山麓,比喻艰难的环境。
  • 作人:培养人才。
  • 誉髦:有声望的英才。
  • :兴起,出现。
  • 耇老:年老的贤人。
  • 布列:分布,排列。
  • :朝廷。
  • 佐业:辅佐的事业。
  • :确实。
  • 光美:光辉美好。
  • 太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
  • :振奋,努力。
  • 清时:清明的时代。
  • 四海:指天下。
  • :期望。
  • 台揆:指宰相的职位。
  • 黄麻:古代用来书写重要文件的纸张。
  • :停止。
  • 再召:再次召见。
  • 黑发:指年轻。
  • :退让。
  • 三事: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林居:隐居在林中。
  • 懋缉:勤奋努力。
  • 力未已:力量没有停止。
  • 潜心:专心致志。
  • 邃大业:深远的大业。
  • 遗策:留下的策略。
  • 究终始:探究事物的起始和结束。
  • 妙识:深刻的见解。
  • 达圣微:达到圣人的微妙境界。
  • 先几:预见。
  • 炳国是:照亮国家的方向。
  • 允观:公正地观察。
  • 百代:很多代。
  • 高风:崇高的风范。
  • 激顽鄙:激励那些愚昧和卑鄙的人。

翻译

尊敬的皇帝曾经统治天下,以恭敬沉默的方式治理万方。众多的官员被提拔,有名望的贤人辅佐国家的命运。在艰难的环境中培养人才,有声望的英才纷纷出现。年老的贤人分布在朝廷,他们的辅佐事业确实光辉美好。太宰在清明的时代努力工作,天下人都期望他能担任宰相。黄麻纸上的再次召见停止了,年轻的他退让了三公的职位。隐居在林中二十年,他勤奋努力,力量没有停止。专心致志于深远的大业,探究事物的起始和结束。他有着深刻的见解,达到圣人的微妙境界,预见并照亮国家的方向。公正地观察,很多代以前,崇高的风范激励着那些愚昧和卑鄙的人。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一位太宰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德。诗中通过描述太宰在朝廷中的地位、他的努力和成就,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他的伟大。诗人用“敬皇”、“济济庶僚”、“名贤”等词汇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朝廷景象,而“太宰奋清时”、“潜心邃大业”等句则突出了太宰的勤奋和智慧。最后,诗人通过对太宰“高风激顽鄙”的描述,强调了他的道德影响力,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赞美,也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颂扬。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