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李鸿胪为大父北山先生求铭

名家阀阅未湮沦,绳武君今列从臣。 司马正当求草日,杜陵犹有乞铭人。 操觚雅解亲文史,委佩应堪侍禁宸。 海内相逢多世旧,休将薄俗浪悲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濮阳:地名,今河南省濮阳市。
  • 鸿胪:古代官职名,掌管朝会礼仪。
  • 大父:祖父。
  • 北山先生:人名,可能是李鸿胪的祖父。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 名家:有名望的家族。
  • 阀阅:古代指有功勋的家族。
  • 湮沦:埋没,不被人所知。
  • 绳武:继承祖先的功业。
  • 从臣:随从的臣子。
  • 司马:古代官职名,掌管军政。
  • 求草:请求写文章。
  • 杜陵: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代文人多在此地求学。
  • 乞铭:请求写铭文。
  • 操觚:执笔,指写作。
  • 文史:文学和历史。
  • 委佩:佩戴的饰物,这里指担任官职。
  • 禁宸:皇宫。
  • 世旧:世交,世代有交情的人。
  • 薄俗:浅薄的习俗。
  • 悲辛:悲伤和辛苦。

翻译

来自濮阳的李鸿胪,为了他的祖父北山先生请求我写一篇铭文。 这个有名望的家族并未被埋没,你继承了祖先的功业,现在成为了朝廷的从臣。 正当司马需要文章的时候,杜陵还有人在请求写铭文。 你擅长写作,对文学和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佩戴着官职的饰物,应该能够侍奉在皇宫之中。 在海内相遇的多是世代有交情的人,不要因为浅薄的习俗而感到悲伤和辛苦。

赏析

这首作品是于慎行应李鸿胪之请为其祖父北山先生所作的铭文。诗中,于慎行赞扬了李氏家族的名望和功业,并表达了对李鸿胪继承家业、位列朝臣的肯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李鸿胪文学才能的认可,并鼓励他不要被世俗所困,保持家族的传统和荣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后辈的期望和鼓励。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