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芦沟桥

束发承恩禁苑游,乡心今夕渡芦沟。 千峰过雨官桥暮,廿载飞尘客鬓秋。 驿路行分三辅界,宫云回见五城楼。 车中却听浑河水,阅尽归骖日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 承恩:蒙受恩泽。
  • 禁苑:帝王的园林。
  • 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
  • 官桥:官府建造的桥梁。
  • 廿载:二十年。
  • 飞尘:飞扬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客鬓:旅人的鬓发,常用来形容旅人的辛劳和岁月痕迹。
  • 三辅:汉代在京城周围划分的三个地区,后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 五城楼:指皇城中的楼阁。
  • 浑河:即芦沟河,今称永定河。
  • 归骖:回家的马车。

翻译

自幼蒙受皇恩,在皇家园林中游玩,今晚我的思乡之情随着渡过芦沟桥而愈发浓烈。 雨后的千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茫,官桥上的景象映入眼帘,二十年的尘世纷扰让我的鬓发已见秋意。 驿路上的行程分隔了京城与周边的界限,皇城中的云彩回旋,仿佛能看见那五城楼阁。 坐在车中,耳边是浑河水的声音,它见证了无数归家的马车日夜不息地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于慎行在渡过芦沟桥时的深情。诗中,“束发承恩禁苑游”展现了诗人年少时的生活背景,而“乡心今夕渡芦沟”则突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描绘“千峰过雨官桥暮”和“廿载飞尘客鬓秋”,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岁月流逝与旅途的艰辛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以浑河水的日夜流淌比喻归家的马车,寓意着无论日夜,归家的渴望始终如一,情感深沉而真挚。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