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祠

· 尹台
秦鹿突中原,六国分横骛。 韩抵族先殪,子房蓄仇怒。 千金购死士,破产不为顾。 东见沧海君,髣髴平生故。 潜椎博浪沙,乃中副车误。 隐身仍侠游,索党咍穷捕。 函谷气先夺,沙丘魄随仆。 壮哉烈士谋,阔略驰雄步。 搏秦虽云猝,智勇亦恢露。 归来圮上游,神父识英孺。 尚公足下履,遗我怀中素。 元韬秘密画,一一潜指悟。 出说隆准公,风云㸌景附。 婴降积念抒,成立孱宗祚。 喑呜扛鼎夫,六合恣残蠹。 凭陵拔山气,嘘吐阪泉雾。 笑纡垓下筹,立诋荥阳箸。 战利三侯奔,业垂四海固。 储皇挂矰缴,一语开荧妒。 昂藏四老人,羽翼奋匡护。 赤鼎既云奠,愿弃人间务。 逃名托轻举,往蹑乔松屦。 伟哉帝者师,邈矣人杰慕。 古祠翳沙莽,云日荡回互。 侧思千载人,精灵傥此聚。 刘项迹已陈,黄绮逝安住。 吾行悲所徂,呃吒徐淮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鹿:指秦朝的统治。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主要国家。
  • 横骛:横行无忌。
  • 韩抵族:指韩国的抵抗。
  • 子房:张良的字。
  • 髣髴:仿佛。
  • 博浪沙:地名,张良刺秦的地方。
  • 副车:指秦始皇的副车,张良刺杀未中。
  • 咍穷捕:嘲笑追捕。
  • 函谷:地名,秦的东大门。
  • 沙丘:地名,秦始皇死的地方。
  • 阔略:远大的计划。
  • 圮上:地名,张良遇到黄石公的地方。
  • 元韬:指黄石公传授的兵法。
  • 隆准公:刘邦的别称。
  • 婴降:指秦王子婴投降。
  • 喑呜:形容项羽的威猛。
  • 阪泉:地名,古代战场。
  • 垓下:地名,项羽败亡的地方。
  • 荥阳:地名,刘邦与项羽对峙的地方。
  • 三侯:指项羽分封的三个王。
  • 矰缴:指箭和绳,比喻危险。
  • 荧妒:指嫉妒和猜疑。
  • 赤鼎:指汉朝的建立。
  • 乔松屦:指仙人的鞋子。
  • 翳沙莽:指荒凉的沙漠。
  • 呃吒:叹息声。

翻译

秦朝的统治突然在中原横行,六国被其横行无忌地分割。韩国的抵抗导致族人先死,张良因此积蓄了仇恨。他花费千金购买死士,不惜破产。向东见到沧海君,仿佛是旧识。暗中在博浪沙用椎击秦,却误中副车。隐身后仍然游侠,嘲笑追捕者。函谷关的气势先被夺,沙丘的魂魄随之倒下。壮烈的烈士的谋略,远大的计划和雄壮的步伐。虽然搏击秦朝突然,但智勇也显露无遗。回到圮上,神父认出了英俊的年轻人。尚公为他穿上鞋子,留下怀中的素书。元韬的秘密画,一一被他领悟。出来说服刘邦,风云变幻,景物随之附和。秦王子婴投降,长期的抵抗得以抒发,弱小的宗族得以成立。喑呜的扛鼎夫,在六合中恣意残害。凭借陵拔山的气势,吐出阪泉的雾。笑着在垓下筹划,立即诋毁荥阳的计策。战利使三侯奔逃,业已使四海稳固。储皇挂上箭和绳,一句话开启了嫉妒和猜疑。昂藏的四位老人,奋力保护羽翼。赤鼎已经奠定,愿意放弃人间事务。逃避名声,托付轻举,前往穿上仙人的鞋子。伟哉帝者的师,邈矣人杰的羡慕。古老的祠堂隐藏在沙莽中,云日荡漾回互。侧思千载的人,精灵或许在此聚集。刘项的事迹已陈,黄绮已逝,安住何处。我行悲所徂,叹息声在徐淮的暮色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良从反抗秦朝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张良的智勇和远见。诗中,“秦鹿突中原”等句,以秦朝的暴政为背景,突出了张良的反抗精神;“东见沧海君”等句,则通过张良与沧海君的相遇,暗示了张良的命运转折;“归来圮上游”等句,描绘了张良与黄石公的相遇,揭示了张良智慧的源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张良英雄事迹的赞颂,也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深刻反思。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