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绂(chì fú):古代官员的红色礼服,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元惭:原本就感到惭愧。
- 鼎贵:显赫尊贵。
- 青毡:古代士人的常用坐垫,这里指士人的身份。
- 憩(qì):休息。
- 共儒师:与儒学老师共同。
- 河东赋:指汉代文学家杨雄的《河东赋》,这里泛指文学作品。
- 邺下诗:指三国时期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的诗作,这里泛指古代诗文。
- 杖履:拄着拐杖,穿着鞋,指行走。
- 閒可理:闲暇时可以整理。
- 溪山:溪流和山峦,泛指自然风景。
- 兴偏宜:兴致特别适宜。
- 禅林集:在禅寺中聚会。
- 笑拈:笑着摘取。
- 柏树枝:柏树的枝条,常用于象征长寿或坚韧。
翻译
我原本就感到惭愧,自己虽有官员的身份,却显赫尊贵不足,只能在士人的身份中稍作休息,与儒学老师共同探讨。在逢时之际,我耻于献上像《河东赋》那样的文学作品,但乐于传述和欣赏像曹操在邺城所作的诗篇。拄着拐杖,穿着鞋,我归隐于此,闲暇时可以整理思绪,时常眺望溪流和山峦,兴致特别适宜。我们将在禅寺中聚会,笑着摘取庭前的柏树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尹台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中,“赤绂”与“青毡”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淡漠和对学问的尊重。通过“逢时耻献河东赋,述往欣传邺下诗”,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而是更愿意传承和欣赏古典文学的态度。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归隐山林,与友人在禅寺中聚会的情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