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希载雨中书怀

· 贝琼
夏雨盈百川,高岸复深谷。 鳞鳞低度云,汨汨驶流瀑。 口营叹翔鹳,臆诉哀病鹄。 征夫在中道,少妾乱心曲。 更希若木光,照此车下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充满。
  • 鳞鳞:形容云层密布,像鱼鳞一样。
  • 汨汨:形容水流声。
  • 驶流瀑:形容水流急速,如同瀑布。
  • 口营:口中念念有词。
  • 臆诉:心中诉说。
  • 翔鹳:飞翔的鹳鸟。
  • 病鹄:生病的鹄鸟。
  • 征夫:出征的士兵。
  • 中道:中途。
  • 少妾:年轻的妾。
  • 乱心曲:心烦意乱。
  • 更希:更加希望。
  • 若木: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落在其下。
  • 车下独:车下独自一人。

翻译

夏天的雨水充满了百川,高岸与深谷都被淹没。 云层低垂如鱼鳞,水流声汨汨,急速如瀑布。 飞翔的鹳鸟口中念念有词,生病的鹄鸟心中诉说着哀伤。 出征的士兵行至中途,年轻的妾心烦意乱。 更加希望若木的光芒,能照亮车下独自的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象,通过“盈百川”、“鳞鳞低度云”、“汨汨驶流瀑”等生动描绘了雨势之大和云层之密。诗中“口营叹翔鹳,臆诉哀病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后两句“征夫在中道,少妾乱心曲”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征夫与少妾在雨中的不同心境。结尾“更希若木光,照此车下独”则寄托了诗人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表达了孤独中的希望。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