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苧溪渔友宅

· 贝琼
徵君白苧溪头住,细雨斜风一短蓑。 山木两边啼杜宇,浪花千顷落鴐鹅。 故人且复辞光武,使者何须认志和。 我亦买田来结屋,沙棠船小日相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徵君:指隐士。
  • 白苧溪:地名,可能指溪水清澈,环境幽静。
  • 短蓑:短小的蓑衣,用来防雨。
  • 杜宇:即杜鹃鸟。
  • 鴐鹅:一种水鸟,这里形容水鸟飞翔的景象。
  •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这里借指朝廷。
  • 志和:指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光,字子陵,这里借指隐士。
  • 沙棠船:一种小船。

翻译

隐士住在白苧溪的源头,穿着短蓑衣在细雨斜风中。 两岸的山林中杜鹃鸟啼鸣,千顷浪花间鴐鹅飞翔。 故人再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使者不必再来寻找隐士。 我也买了田地准备建屋,用沙棠船小日子里相互拜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通过“白苧溪”、“短蓑”、“杜宇”、“鴐鹅”等意象,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诗中“故人且复辞光武,使者何须认志和”表达了隐士对权力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准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