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出门省时物,薄言向东郊。 秋风入灌木,百鸟为悲号。 复见孤飞鹤,唳绕长林梢。 传书亘辽海,羽翮无乃劳。 于焉思一息,而奈失其曹。 鸱枭上翔集,狼虎下咆哮。 飘然载高举,人间那可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言:轻声说话。
  • 灌木:丛生的小树。
  • 悲号:悲伤地呼喊。
  • (lì):鸟鸣声。
  • (gèn):连绵不断。
  • 辽海:辽阔的海域。
  • 羽翮(hé):鸟的翅膀。
  • 于焉:在这里。
  • 失其曹:失去了同伴。
  • 鸱枭(chī xiāo):猫头鹰。
  • 咆哮(páo xiāo):猛兽的吼叫声。
  • 高举:高飞。

翻译

走出家门,我轻声向东郊走去,想要看看时下的景物。秋风穿透了丛生的小树,百鸟在悲伤地呼喊。我又看见一只孤独飞翔的鹤,它的鸣叫声环绕在长长的林梢上。它似乎在辽阔的海域上传递着书信,它的翅膀难道不感到劳累吗?我在这里思考着,希望能有一刻的休息,但又无奈地失去了同伴。猫头鹰在空中盘旋,狼虎在下方咆哮。我带着高飞的愿望,飘然而去,人世间哪里可以安巢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走出家门,向东郊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秋风、悲鸣的鸟、孤飞的鹤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孤独、劳累以及寻找安身之处的深切感受。诗的最后,以高飞的愿望和无法安巢的现实作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感慨。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