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 王维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綵仗(cǎi zhàng):彩色的仪仗。
  • 琼楼:华美的楼阁。
  • :天刚亮。
  • 年光:时光。
  • 不数:不亚于。
  • 秦王日:指秦始皇的盛世。
  • 洛水同:与洛水边的景色相媲美。
  • 落絮:飘落的柳絮。
  • :害怕。
  • 天保:天命所保,指国家的安定。
  •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繁华的都市。
  • 四门聪:四方都听得清楚,比喻国君的明智和国家的繁荣。

翻译

彩色的仪仗连夜排列,华美的楼阁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通明。三月的时光里,宫殿被百花环绕。这景象不亚于秦始皇的盛世,谁又能将其与洛水边的景色相比呢?宴席上,人们嫌弃飘落的柳絮,舞者的袖子在春风中显得有些害怕。国家的安定无需征战,人民欢庆无需战功。国君在繁华的都市中设宴,更加明智地治理四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三月三日宫廷宴会的盛况,通过对比秦始皇的盛世和洛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盛世的赞美。诗中“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等句,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宴会的豪华场面,而“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则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