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 皎然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 忽值胡雏起,芟夷如乱麻。 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 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 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 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 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问法:初次寻求佛法。
  • 目中花:比喻世间的虚幻和短暂。
  • 胡雏:指外族的年轻武士,这里可能指战乱。
  • 芟夷:铲除,消灭。
  • 乱麻:比喻混乱无序。
  • 彼岸: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 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无依。
  • 生涯:生活,一生。
  • 空门: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皆空。
  • 世路赊:世间的路途遥远。
  • 芜没:荒芜埋没。
  • 崇替:兴衰。
  • 物华:自然景物。
  • 过我里:经过我的家乡。
  • 烟霞:指山水景色,也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早年我初次寻求佛法,因此领悟到世间万物如同眼中的花朵,虚幻而短暂。忽然间,外族的年轻武士兴起,战乱如同铲除杂草一般混乱无序。我脱离了纷扰,投身于超脱生死的彼岸,孤独地思念着过往的生活。我的行迹与佛教相合,心灵则感受着世间道路的遥远。东边的田地已经荒芜,南边的溪涧更让人感到悲伤。世事的兴衰令人震惊,自然景物的凋零让我感慨。知道你经过我的家乡,我不禁为那旧日的山水景色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皎然在早春时节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佛法的领悟。诗中,“目中花”、“胡雏起”、“芟夷如乱麻”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世间的虚幻和战乱的混乱。通过对比“空门”与“世路”,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世间无常的感慨。结尾的“惆怅旧烟霞”则深刻地抒发了对故乡山水和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