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子

· 陈琏
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蘋踪:蘋,音pín,一种水草。蘋踪指蘋草的踪迹,比喻隐居或行踪不定。
  • 遐方:远方。
  • 遗橐:橐,音tuó,古代的一种口袋。遗橐指遗失的财物。
  • 旅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少元心:少元,指年轻时的纯真或初心。
  • 丘首:指坟墓。
  • 丰碑:高大的石碑,常用来纪念重要的人物或事件。

翻译

义士的踪迹何处寻觅,辽阳万里之外,塞外的云深沉。 他趋向朝堂,献上远方的珍宝,遗失的财物,谁来归还旅途中的金钱。 黄土未曾迷失滕氏的居室,苍天仍感怀少年的初心。 在康山的山上,重见坟墓,一见那高大的石碑,泪水满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义士的远行与归来,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与怀念。诗中“辽阳万里塞云深”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深远,增强了义士行踪的神秘感。后文通过“遗橐谁还旅次金”等句,展现了义士的清廉与无私,以及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结尾的“一见丰碑泪满襟”更是深情地抒发了对义士的无限敬意与哀思。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