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络纬:一种昆虫,即纺织娘,其鸣声如织布之声。
- 秋梧:秋天的梧桐树。
- 碧纱:绿色的薄纱。
- 描粉:用粉彩描绘。
- 盂兰会:佛教中的一种法会,源自盂兰盆节,用于超度亡魂。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鬼节。
- 施宝簪:施舍珍贵的簪子。
翻译
秋夜深沉,纺织娘在梧桐树下啼鸣,月光透过碧绿的纱窗,映照着粉彩描绘的观音像。女僧听说要举行盂兰法会,便在中元节这天请求施舍,希望能献上自己珍贵的宝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络纬的啼鸣和秋梧月深的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女僧的举动则体现了她对佛教法会的虔诚和对亡魂的超度之愿。诗中“碧纱描粉绣观音”一句,不仅展示了精美的观音像,也暗示了女僧的虔诚与清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
王叔承
明苏州府吴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复名灵岳,自号昆仑山人。少孤。不学八股文应举。家贫,为赘婿,被妇翁逐出,携妇归家,贫益甚。入都,作客于大学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觅之,往往卧酒楼,欠伸不肯应。与王锡爵为布衣交。三王并封议起,叔英遗书数千言,谓当引大义,以去就力争。曾纵游吴越闽楚及塞上各地。其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卒于万历中,年六十五。有《吴越游编》、《楚游编》、《岳游编》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