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络纬:一种昆虫,即纺织娘,其鸣声如织布之声。
- 秋梧:秋天的梧桐树。
- 碧纱:绿色的薄纱。
- 描粉:用粉彩描绘。
- 盂兰会:佛教中的一种法会,源自盂兰盆节,用于超度亡魂。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鬼节。
- 施宝簪:施舍珍贵的簪子。
翻译
秋夜深沉,纺织娘在梧桐树下啼鸣,月光透过碧绿的纱窗,映照着粉彩描绘的观音像。女僧听说要举行盂兰法会,便在中元节这天请求施舍,希望能献上自己珍贵的宝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络纬的啼鸣和秋梧月深的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女僧的举动则体现了她对佛教法会的虔诚和对亡魂的超度之愿。诗中“碧纱描粉绣观音”一句,不仅展示了精美的观音像,也暗示了女僧的虔诚与清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
王叔承
明苏州府吴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复名灵岳,自号昆仑山人。少孤。不学八股文应举。家贫,为赘婿,被妇翁逐出,携妇归家,贫益甚。入都,作客于大学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觅之,往往卧酒楼,欠伸不肯应。与王锡爵为布衣交。三王并封议起,叔英遗书数千言,谓当引大义,以去就力争。曾纵游吴越闽楚及塞上各地。其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卒于万历中,年六十五。有《吴越游编》、《楚游编》、《岳游编》等。
► 150篇诗文
王叔承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宵席上 》 —— [ 宋 ] 强至
- 《 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观追酬所愿有今夕在聊成小诗谢之 》 —— [ 宋 ] 陈宓
- 《 多丽 · 别西湖五载矣甲子中元节建盂兰盆会于湖上礼佛云林寺循岳坟苏堤而归老葑蔽天湖流如线荒凉景况触目伤心偶忆蜕岩旧词三复不能自已用原拍韵书感 》 —— [ 清 ] 薛时雨
- 《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 —— [ 唐 ] 罗隐
- 《 七月望对月 》 —— [ 元 ] 张翥
- 《 七月十五日颂盂兰佛会 》 —— [ 明 ] 皇甫汸
- 《 中元日夜归即事仍用前韵 》 —— [ 明 ] 袁宏道
- 《 丙午中元留罗子琳小酌 》 —— [ 宋 ] 曾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