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四枫桥

涧底松余岭殿檐,梁隋碑没草芊芊。 北山尚有郊台在,糜鹿虽游迹未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àn):山间流水的沟。
  • 岭殿檐:山岭上的寺庙屋檐。
  • 梁隋碑:指南朝梁和隋朝时期的石碑。
  • 草芊芊(qiān qiān):形容草木茂盛。
  • 郊台:古代用于祭祀的台子。
  • 糜鹿:即麋鹿,一种鹿科动物。

翻译

山涧底部的松树依然挺立,仿佛山岭寺庙的屋檐。 梁朝和隋朝的石碑已被茂密的草木覆盖。 北山之上,尚存的祭祀台依旧, 麋鹿虽在此游荡,但它们的踪迹未曾改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涧、古松、古碑和郊台等元素,展现了吴中地区古老而静谧的自然景观。诗中“涧底松余岭殿檐”一句,以松树喻寺庙,形象生动,表达了时间的深远和自然的恒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古迹的变迁与麋鹿的不变,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远。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