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凤妻

· 王佐
恶类灭天,善人全天。 灭天自灭,全天自全。 自灭何如,蜉蝣斯须。 朝生夕死,鸡糇鸟餔。 粪秽庭阶,日费扫除。 自全何如,珠玉其躯。 可卷可怀,孰忍毁诸。 烈妇贞行,良玉美珠。 天不忍毁,珠旒玉符。 身死名存,光照方舆。 何千万年,脍炙海隅。 三纲四维,此焉以推。 目不属纲,化不张维。 视此之为,宁无愞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蜉蝣(fú yóu):一种昆虫,生命周期极短,常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
  • (hóu):干粮。
  • (bū):吃。
  • 粪秽(fèn huì):肮脏的粪便。
  • (liú):古代帝王冠冕前后的玉串。
  • 脍炙(kuài zhì):美味的肉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名声。
  • 四维(sì wéi):指礼、义、廉、耻,古代中国认为这四者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四个基本道德。
  • (nuò):软弱,无能。

翻译

恶行会毁灭天理,善行会保全天理。 毁灭天理的人最终会自毁,保全天理的人最终会自全。 自毁的人像什么?就像蜉蝣一样短暂。 早上出生,晚上就死去,像吃干粮的鸡和吃食物的鸟一样。 他们的行为像庭院里的粪便,每天都需要打扫清理。 自全的人像什么?就像珠玉一样珍贵。 可以卷起来藏在心中,谁忍心毁坏它们。 烈妇的贞洁行为,就像优质的玉和珍珠。 天不忍心毁坏,她们的头饰上有珠玉。 她们虽然身死,但名声永存,光芒照耀四方。 她们的美名将流传千万年,在海边被人们传颂。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四维(礼、义、廉、耻),这些道理在这里得以推演。 如果眼中没有纲常,社会就不会有秩序。 看看这些行为,难道不会感到软弱无能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恶行与善行的结果,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诗中以蜉蝣和珠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恶人与善人的不同命运。蜉蝣的短暂生命象征恶行的短暂与无价值,而珠玉的珍贵则象征善行的永恒与价值。诗人通过这种对比,鼓励人们追求善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烈妇贞行的赞美,认为她们的道德行为值得被传颂和纪念。

王佐

明广东海丰人。永乐中举人。入国子监,以学行闻。擢吏科给事中。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宣宗所知,超拜户部侍郎,巡视太仓、临清、德州诸仓积弊。正统七年进尚书,调剂国用,节缩有方。死于土木之变。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