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台:指佛寺。
- 迢递:形容遥远。
- 巾舄:古代的一种头巾和鞋,此处指隐士的服饰。
- 避世踪:逃避世俗的踪迹。
- 胜槩:美景。
- 孤鸟狎:与孤独的鸟儿亲近。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野僧:山野中的僧人。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居所。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翳钟:钟声被遮蔽。
- 下方:指尘世。
- 尘土:比喻纷扰的世俗生活。
- 重重:形容思绪繁多。
翻译
佛寺隐约坐落在中峰之上,我穿着隐士的服饰,寻找着逃避世俗的踪迹。 在这美景中,我独自与孤独的鸟儿亲近,隐秘的约定让我与山野中的僧人相遇。 薜萝洞口,云雾沾湿了我的衣袖,踯躅溪边,雨声遮蔽了钟声。 回首下方,尘世的纷扰近在咫尺,心中涌起对落花和芳草的繁多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峰精舍的所见所感,通过“香台迢递”、“胜槩独将”等词句,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超脱,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薜萝洞口云沾袖,踯躅溪边雨翳钟”等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上巳山中醉归 》 —— [ 清 ] 钱陆灿
- 《 上巳琼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 其一 》 —— [ 宋 ] 晏殊
- 《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 》 —— [ 元 ] 郭麟孙
- 《 题滴水岩 》 —— [ 宋 ] 常传正
- 《 辛夘三月三日再叠前韵三首 》 —— [ 明 ] 陆深
- 《 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将军庄宅即旧名东郭草亭遗址 其三 》 —— [ 明 ] 祝允明
- 《 札上人许赠山丹花且云此花三月尽开俟蕊成移去至上巳日以诗索之 》 —— [ 宋 ] 王十朋
- 《 隔浦莲近拍三月三日,黄园小集话旧,晦闻不终会先归 》 —— [ 清 ] 陈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