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游龙峰精舍

· 王恭
香台迢递隐中峰,巾舄行寻避世踪。 胜槩独将孤鸟狎,幽期还与野僧逢。 薜萝洞口云沾袖,踯躅溪边雨翳钟。 回首下方尘土近,落花芳草思重重。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台:指佛寺。
  • 迢递:形容遥远。
  • 巾舄:古代的一种头巾和鞋,此处指隐士的服饰。
  • 避世踪:逃避世俗的踪迹。
  • 胜槩:美景。
  • 孤鸟狎:与孤独的鸟儿亲近。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野僧:山野中的僧人。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居所。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翳钟:钟声被遮蔽。
  • 下方:指尘世。
  • 尘土:比喻纷扰的世俗生活。
  • 重重:形容思绪繁多。

翻译

佛寺隐约坐落在中峰之上,我穿着隐士的服饰,寻找着逃避世俗的踪迹。 在这美景中,我独自与孤独的鸟儿亲近,隐秘的约定让我与山野中的僧人相遇。 薜萝洞口,云雾沾湿了我的衣袖,踯躅溪边,雨声遮蔽了钟声。 回首下方,尘世的纷扰近在咫尺,心中涌起对落花和芳草的繁多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峰精舍的所见所感,通过“香台迢递”、“胜槩独将”等词句,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超脱,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薜萝洞口云沾袖,踯躅溪边雨翳钟”等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